發(fā)布時間:2023-10-31 瀏覽量: 來源:安徽先鋒網(wǎng)
近年來,淮南市田家庵區(qū)公園街道按照“因人施策,、精準有效”的原則,,積極探索黨員分類管理的實踐路徑,,最大限度滿足各類黨員個性化需求,不斷提高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規(guī)范化,、科學化和精細化水平,。
在職黨員雙重“管”,量化考核強動力,。堅持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qū)”活動,,要求17名機關黨員下沉到包保社區(qū),參加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巡樓走戶,、隱患排查等常態(tài)化工作,形成街道主管,、社區(qū)協(xié)管的雙向互動機制,。對共建單位和居住在轄區(qū)的在職黨員,社區(qū)黨組織建立需求清單,,確定政策宣傳,、法律援助、環(huán)境整治等服務項目,,引導在職黨員積極參與基層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qū)治理格局。截至目前,,共有508名在職黨員報到領崗,,組建9支黨員志愿者隊伍,累計開展各類服務活動172場次,。對所有報到的在職黨員實行固定活動日制,、活動考勤簽到制、服務時長記錄制和表彰制,。年初,,各社區(qū)綜合考勤簽到、服務時長和居民評價情況,,評選出101名優(yōu)秀在職黨員志愿者,,充分提高了在職黨員的活動積極性,。
流動黨員跟蹤“管”,,加強聯(lián)系增粘力,。按照“管住、管好,、管活”的原則,,各個黨支部對黨員流入地、從事職業(yè),、通訊地址及電話等詳細摸排了解,,及時建立流動黨員臺賬,做到“日常采集,、按月匯總,、季度更新”。建立黨支部書記與流動黨員“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結對聯(lián)系制度,,通過微信群,、短信等介質及時推送最新學習信息,今年以來,,街道各支部共計發(fā)布線上學習21次,,宣傳推廣經(jīng)驗做法5次。及時發(fā)放黨的二十大報告,、黨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等書籍21本,確保流動黨員在主題教育中“不漏學”“全覆蓋”,。同時,,鼓勵在外黨員為社區(qū)發(fā)展出謀劃策,貢獻力量,,進一步提高流動黨員的歸屬感與參與感,,達到流動黨員“離家不離黨”“流動不流失”的目標。
退休黨員暖心“管”,,發(fā)揮作用添活力,。對年老體弱黨員,由所在黨支部常態(tài)化開展好“送學習上門”“送溫暖上門”活動,,組織成立“結對幫學,、送學上門”小組。今年以來,,指定學習骨干上門為行動不便老黨員開展宣講63余次,。及時落實離退休黨員黨組織關系,安排專人專線對接原單位解決轉接過程遇到的難題,,各基層黨組織已接收企業(yè)退休黨員54人,。新增7個離退休黨支部,,選配10名身體好、黨性強,、威信高的離退休干部黨員擔任支部“領頭雁”,。以黨建引領老干部作用發(fā)揮,搭建多維平臺,,讓老同志老有所為,、老有所用。搭建社會實踐平臺,。組織開展紅色宣講,、環(huán)境整治、義務巡邏等活動上百次,,充分激發(fā)了老黨員們的使命擔當,,做到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
困難黨員幫扶“管”,,真摯關懷聚合力。對因病因災致困黨員,,以關愛救助為重點,,實行幫扶式管理。對生活困難的黨員進行全面細致的調查摸底并建立健全老黨員,、困難黨員臺賬,,做到底數(shù)清、情況明,,確保不漏一人,。對年齡較大、久病在床,,不方便出門的老黨員,,社區(qū)“兩委”成員和網(wǎng)格員定期上門走訪,及時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生活情況和醫(yī)療保障等方面需求,,從思想上及時寬慰、行動上給予關懷幫助,,結合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思想引導和感情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和具體訴求,,有針對性地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努力取得“慰問一人、溫暖一戶,、帶動一片”的良好效果,。2023年在春節(jié)和建黨節(jié)之際共慰問困難老弱黨員48人,,切實將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送到了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