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4-07-10 瀏覽量: 來源:
近讀開國上將許世友的一段軼事,,愈發(fā)深切地感到,,“身后留什么”是共產(chǎn)黨人黨性政德的一面明鏡,。
1979年和1980年,許世友兩次給長子許光寄去兩百多元錢做棺材,。其中第二封信上說:“去年,我寫信告訴你,,讓你做棺材的事,,不知怎么樣了,棺材不要做得太好,,比一般的老百姓做的棺材要差一些才行,,防止人家提意見。做得太好了,,老百姓會講話的,。”
一個為革命九死一生的開國元勛,,一個為黨的事業(yè)殫精竭慮的人民功臣,,連死后做一口棺材都囊中羞澀,兩百多塊錢一次還拿不出來,,且不肯比普通百姓多花錢,,著實讓一些利欲熏心的貪腐官員蒙羞。從中央重拳查處的貪腐案件來看,,常常爆出在家里搜出多少現(xiàn)金的新聞,,其數(shù)額之巨令人觸目驚心!人們不禁要問,,身為黨的高級干部,,吃穿住行醫(yī)樣樣都有保障,留這么多錢到底干什么,?
分析其心理,,大致原因有二:給自己留后路,離任后還能繼續(xù)過得舒舒服服,、風風光光,;給子女鋪道路,讓他們無須辛苦打拼,也可以過上好日子,,享受高人一等的生活,。但結(jié)果呢?正如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yè)的懺悔——“私念一箭穿心”,,不僅毀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而且害了家庭和親友,落得身敗名裂,、人亡家破,。
“共產(chǎn)黨員和干部應(yīng)該把謀求特權(quán)和私利看成是極大的恥辱?!边@句話不是什么名人名言,,而是出自中國共產(chǎn)黨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guān)于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但是,,令人惋惜和痛心的是,,少數(shù)黨員干部的黨性沒有隨著黨齡長,官德也沒有隨著官位增,,漸漸忘記了官是誰所任,,忘記了權(quán)為誰所用,喪失了“恥感”,,甚至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在私欲貪欲的泥沼里愈陷愈深,走到了黨和人民的對立面,。
人民記得的,,不是誰的官做得有多大,而是到底為他們做了什么,。不少黨員干部離任后兩袖清風,,離世后沒留任何遺產(chǎn),卻備受百姓尊重,、世代心口相傳,。福建東山縣原縣委書記谷文昌,當了14年書記,,帶領(lǐng)群眾苦干14年,,把一個荒島變成了寶島。1981年他病逝后,,30多年來,,每到清明,當?shù)厝嗣穸家赖焖?,“先祭谷公,,后祭祖宗”?/span>
公私二字,,不僅是衡量一名黨員黨性強弱的晴雨表,更是揭示一個政黨興衰成敗的風向標,。有人說,,國民黨敗在一個私字,共產(chǎn)黨贏在一個公字,。因為前者背離了天下為公,后者秉承了立黨為公,。誠哉斯言,,“抱公絕私”好比群蜂筑巢,“損公肥私”宛如蟻穴潰堤,。只為個人家庭謀后路,、不為國家民族想出路的螻蟻多了,怎能不掏空千里江堤,?只為大眾謀福利,,不為自己謀私利的蜜蜂多了,怎能不采得百花成甜蜜,?
朱德總司令臨終前,,把康克清和子女叫到身邊:“我們用的東西都是公家的,我死后一律上繳,。只有我讀過的馬列和毛主席著作,,你們可以拿去學習?!绷_榮桓元帥去世時,,拉著妻子的手再三囑咐:“我死了以后,分給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边@樣的細節(jié),,值得我們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