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0-09-02 瀏覽量: 來源:安徽經濟新聞網
內容提要:
2014年10月,,鳳臺縣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股股長陳景明,,被選派到鳳臺縣錢廟鄉(xiāng)陳圩村任村黨總支第一書記,。
2014年10月,鳳臺縣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股股長陳景明,被選派到鳳臺縣錢廟鄉(xiāng)陳圩村任村黨總支第一書記。三年來,,他始終把群眾當親人,盡心竭力為他們排憂解難,;把帶領群眾致富作為己任,,努力為老百姓干實事、辦好事,獲得了組織的認可,,贏得了群眾的信賴,。
今年,陳景明又被確定為淮南市新一批選派干部,,繼續(xù)擔任陳圩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面對組織的召喚和群眾的期盼,,陳景明二話沒說,,毅然選擇繼續(xù)下派到村任職?!懊利愢l(xiāng)村建設,、黨員活動室、全村亮化示范工程等一批建設項目即將開工,,我心里也舍不得,、放不下?!彼嘈盼磥砣?,陳圩村會發(fā)展得更好,村民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用心:一心一意解難事
“掛職就要掛心,,掛心就要安心、虛心,、用心,。”這是陳景明常說的話,他也用自己的行動兌現(xiàn)了自己的承諾,,安心地吃住在村部,,全身心投入到陳圩村的發(fā)展建設中。
陳圩村轄5個自然村,,4334人,。在下派初期,陳景明就利用近三個月的時間,,深入村老干部,、老黨員和群眾家中開展了82次走訪調研,并先后召開村黨員大會,、村片干部及村民代表座談會28次,,認真分析村情,制定了《陳圩村選派任期規(guī)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等,。
民生問題無小事,。通過深入細致的走訪,陳景明梳理出了多條群眾反映強烈的意見和建議:村里路面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水四濺,;貧困家庭房屋居住危險,急需改造……陳景明就帶領村兩委干部多次向縣直部門積極爭取項目,,三年來累計爭取各種項目資金2583.5萬元,,新修全村水泥路31條、水泥渠15000米,,為59戶貧困家庭進行了危房屋改造,,并實施了高標準農田建設、排澇站改擴建,、自來水項目,、農網改造項目、新建校舍等,。
用力:盡心盡力做實事
陳景明經常說“只要有利于村的發(fā)展我都會盡心盡力地去做”,。他的確是這樣做的。
2017年,,陳景明通過與附近村農民經紀人接觸,,了解到市場上草繩供不應求,本地原材料資源豐富,,他尋覓到了商機,,回村后與村干部商議,決定開辦草繩廠,。他們積極向縣人武部,、縣司法局及縣扶貧辦籌措資金30余萬元,,讓貧困戶免費入股草繩廠,并為每戶貧困戶發(fā)放一個草繩機,,供他們生產掙取計件工資,。草繩廠需要的原材料必須是手工收割的稻草,村里勞力不足,,陳景明就帶領村支兩委干部深入田間地頭幫助收割稻草,。就這樣,草繩廠順利運行了,,貧困戶收入穩(wěn)步增加了,。
近三年,陳圩村先后招商引資成立6家企業(yè),,并創(chuàng)辦了兩家村集體企業(yè)——2座陳圩村光伏電站和恒科草繩廠,,使得該村的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實現(xiàn)了村里企業(yè)零的突破,。
用情:真情實意辦好事
陳景明說:“我姓陳,,來到陳圩是緣分,陳圩就是我的家鄉(xiāng),,陳圩人就是我的親人,,為家人和親人做點事是應該的?!?
村民陳在豪,,因患小兒麻痹癥致雙腿殘疾,如今與80多歲的老母親相依為命,,生活困難,。陳景明有時間就去他家中探望,看到房屋破舊,,雨天漏水,他就及時為他們申請了危房改造,,改善居住環(huán)境,;下雪天他不放心母子二人,踏著積雪蹣跚走到陳在豪家,,看到陳在豪蓋著單薄的被子,,他又抱去了自己蓋的被子、私家車上的坐墊,,給陳在豪和他的老母親防寒取暖……陳景明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大家也擁戴他,、信任他,、支持他。
針對全村31戶貧困戶104人,,陳景明率領村支兩委根據每戶不同情況,,在扶貧先扶志的同時,和產業(yè)扶貧,、危房改造,、土地流轉、貧困助學,、雨露計劃,、低保兜底、慰問,、光伏,、草繩加工、種養(yǎng)殖和技能培訓,、推薦就業(yè)等方式結合起來,,注重增強貧困戶自身“造血”功能,如今該村貧困戶已全部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