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之問,,這個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的使命之問,,中國共產黨人從未停止回答。新中國成立以后的近30年,,黨領導人民從平地上夯基壘臺,、于曲折中艱難探索,在中國大地上建立起社會主義社會,,完成那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責任,。進入新時期,黨領導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正反經驗的鏡鑒中、在內憂外壓的形勢中,,深刻認識到:必須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在把握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中發(fā)展,。面對滾滾向前的世界大勢,,黨領導人民開啟改革開放的偉大航程,開創(chuàng),、堅持,、捍衛(wèi)、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交出了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答卷。同時,,我們黨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創(chuàng)立了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學發(fā)展觀,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引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向前,。新時期全部理論和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指引中國發(fā)展繁榮的正確道路,。
一
實現了轉折
開創(chuàng)了道路
站在時間的長軸上回望過去,,一些重要歷史時刻因其影響深遠而被永遠銘記。1978年12月18日,,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都必將是載入史冊的重要日子,。這一天,我們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
偉大轉折之所以偉大,,就在于它打破了曾經被奉為圭臬的思維定式和路徑依賴,,廓清了長期困擾人們的思想迷霧,開創(chuàng)了充滿生機活力的廣闊道路,。歷史事件的意義,,往往只有回到發(fā)生時的情形中才看得更加真切。很多今天看來不合時宜的做法,,在當時是不容置疑的鐵律,;許多現在來說習以為常的事情,在當時是談虎色變的禁區(qū)。在黨和國家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洞察歷史和把握時代的遠見卓識,把“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有機結合起來,,成功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開創(chuàng)這條道路,前提是把準歷史方位,、標定時代坐標,。在過去較長時間里,我們對所處的發(fā)展階段認識不是很清醒,,或急于“跑步進入共產主義”,,或認為仍是兩個階級激烈斗爭的“過渡時期”,從而導致時“左”時右的錯誤發(fā)生,。我們黨在深刻認識當代中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對我國所處發(fā)展階段作出科學判斷,認為社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國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就是不發(fā)達的階段。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坐標基點,、發(fā)展原點,,黨的所有路線方針政策都立足于此來制定和推進。
【問與答】
什么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fā)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過的特定階段,,即從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整個歷史階段,。這包括兩層含義:第一,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
什么是社會主義本質,?
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什么是社會主義根本任務,?
社會主義根本任務是發(fā)展生產力,,逐步擺脫貧窮,,使國家富強起來,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開創(chuàng)這條道路,,根本是堅定政治方向、夯實制度基礎,。改革不是改旗易幟,、改弦更張,有些東西必須要改,、不改不行,,有些東西堅決不改、不容改變,,改了就會丟掉根本,、迷失方向。鄧小平同志把改革開放稱為新的革命,,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完善,,對關系社會主義性質的根本制度,旗幟鮮明地加以堅持和鞏固,。比如,,改革開放過程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順利推進的定盤星和壓艙石,,任何時候都動搖不得,、須臾不能游離。
開創(chuàng)這條道路,,關鍵是打破條條框框,、大膽改革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fā)展,。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社會主義建設新的實踐經驗和時代要求出發(fā),,澄清一些被搞亂了的理論是非,,說出許多老祖宗沒有說過的符合客觀實際的新話,對社會主義本質,、根本任務,、發(fā)展戰(zhàn)略,、發(fā)展動力等作出了全新論述,用一系列新的思想觀點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比如,,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三個有利于”判斷標準、“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等等,。這些言簡意賅的鮮活論斷,極具穿透力,、解釋力和實踐力,,閃爍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指引著中國改革開放航船奮勇向前,,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獨特的標識,、最亮麗的色彩。
【問與答】
什么是“三個有利于”判斷標準,?
1992年年初,,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提出“三個有利于”判斷標準,即是否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什么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鄧小平同志提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即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什么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是指在一個國家內,,實行兩種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也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重要一步,科學社會主義翻開了從統(tǒng)一模式到特色探索的嶄新一頁,。如果說過去很長時間內,,人們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還不甚了解,,自此有了突破性的認識,。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進道路上,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沿著勾勒的基本輪廓,,朝著描繪的宏偉藍圖,,不斷開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境界。
二
捍衛(wèi)了旗幟
堅定了方向
縱觀過去100多年人類社會發(fā)展史,,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較量此消彼長的態(tài)勢不斷演化,,深刻影響著世界格局的走向。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猶如多米諾骨牌倒塌,世界社會主義陷入低潮,,資本主義世界彈冠相慶,,全人類的解放事業(yè)遭遇至暗時刻。中國等為數不多的社會主義國家處于資本主義的包圍之中,,就像汪洋大海中的幾座孤島,,似乎隨時會被吞噬和淹沒。國內有的人失去了信心,,產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還能舉多久的困惑。西方有人更是妄言:社會主義是20世紀的產物,,也必將終結于20世紀,。社會主義歷史真的就此終結了嗎?
【知識通鑒】
多米諾骨牌
多米諾骨牌是一種木制,、骨制或塑料制成的長方體骨牌,,按一定間距排列成行,輕輕碰倒第一枚骨牌,,其余的骨牌就會產生連鎖反應,,依次倒下。多米諾骨牌連鎖反應,,是指在一個相互聯系的系統(tǒng)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歷史終結論
1989年,美國政治學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歷史的終結》中提出了歷史終結論,。他認為,,冷戰(zhàn)的結束標志著共產主義的終結,人類政治歷史發(fā)展已經到達終點,,歷史的發(fā)展只有一條路,,即西方的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定,才彌足珍貴,。面對國際大氣候和國內小氣候的雙重壓力,,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驚濤駭浪的重要歷史關頭擋住了逆流、穩(wěn)住了陣腳,,從容應對一系列關系我國主權安全的國際突發(fā)事件,,戰(zhàn)勝了在政治、經濟領域和自然界出現的困難和風險,,經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驗,,排除各種干擾,把準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航向,,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頂住了沖擊、舉住了旗幟,。蘇共垮臺之后,,中國這個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成為西方實施政權顛覆的重點。他們實行“以壓促變”的策略,,輪番采用政治圍堵,、經濟制裁、軍事威脅,、外交孤立,、輿論鼓噪等手段向中國發(fā)難,無所不用其極逼我們就范,,試圖讓中國放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妄想使中國步蘇聯和東歐國家后塵。在國際風云變幻中,,黨領導人民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成功化解來勢兇猛的各種風險挑戰(zhàn),穩(wěn)住了改革和發(fā)展的大局,,讓社會主義旗幟在中國大地巍然屹立,。我們堅決頂住了,,始終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完善了制度,、舉穩(wěn)了旗幟。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的比拼和較量,,不僅要與其作堅決的斗爭,,也要通過改革推進自我完善和發(fā)展,使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如果不進行改革,,就會窒息社會主義的內在生機活力,就會妨礙社會主義比較優(yōu)勢的發(fā)揮,。黨帶領人民結合新的實踐,,把改革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強大動力,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進一步激發(fā)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生命力,。我們自己做好了,就能“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臺”,。
打開了局面、舉高了旗幟,。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拓展。在這一時期,,我們大力實施科教興國,、可持續(xù)發(fā)展、人才強國等重大戰(zhàn)略,,推進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和“走出去”戰(zhàn)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實現了香港,、澳門順利回歸,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等等,。通過一系列戰(zhàn)略部署和重大實踐,,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上取得重要進展,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在世紀之交高高飄揚,。我們開創(chuàng)了新局,,可謂“且持夢筆書奇景,日破云濤萬里紅”,。
今天我們回過頭去看這段歷史,,可以自信滿懷地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旗不僅沒倒,,而且緊緊舉住了,、牢牢舉穩(wěn)了、昂昂舉高了,,社會主義歷史并沒有就此終結,,而“歷史終結論”終結在無可辯駁的事實面前,淹沒在奔涌向前的歷史大潮中,。
三
推動了發(fā)展
增強了國力
在綿延展開的歷史史冊中,,每一時期都有深深嵌入歷史的標志性符號,從黨的十六大到十八大這段時間,,科學發(fā)展是最具有時代印記的關鍵詞,。新世紀新階段,我國進入發(fā)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經濟社會發(fā)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面臨從未有過的新形勢,、新矛盾和新問題。解決好這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保持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良好勢頭,,根本要靠科學發(fā)展。
面對世情,、國情,、黨情深刻變化,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緊緊抓住和用好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fā)展,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推進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創(chuàng)造了科學發(fā)展的輝煌業(yè)績,,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推進到新的發(fā)展階段,。
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2002—2012年,,是我國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快速躍升的時期,,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12萬多億元提高到50多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000多美元提高到6000多美元,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躍升到第二位,,在世界經濟格局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級計算機等重大科技成果振奮人心,,青藏鐵路、三峽大壩,、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捷報頻傳,,戰(zhàn)勝非典疫情、抗擊特大地震災害等重大斗爭取得勝利,,北京夏季奧運會,、殘奧會等重大活動成功舉辦……神州大地的面貌快速發(fā)生變化。
人民生活邁上新臺階,。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億萬人民的生活水平水漲船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不斷加大,,實現了從溫飽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延續(xù)幾千年的“皇糧國稅”成為歷史,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全部免除,,社會保障安全網不斷織密,。到2012年,我國各項養(yǎng)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7.9億人,各項醫(y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億人,,基本建成了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的社會保障體系。
國際影響邁上新臺階,。發(fā)展起來的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影響與日俱增,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作出越來越大的貢獻,。我們堅持正確的對外方針和政策,,廣泛開展雙邊和多邊外交,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不斷加強,。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斡旋解決國際爭端和沖突,參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發(fā)揮了重要的建設性作用,。真誠援助第三世界國家,推動在反恐,、環(huán)保,、禁毒、重大疾病防治等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边@一時期黨和國家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是我們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一系列重大挑戰(zhàn)的成果,。我們辦成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大事喜事,妥善應對突如其來的急事難事,,戰(zhàn)勝一系列歷史罕見的大災大難,,鞏固和發(fā)展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不平凡的歷程和生動實踐,,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無與倫比的優(yōu)越性,,增強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去時不遠,,記憶猶新,。回望新時期30多年的歷史,,我們由衷地感到,,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使中華民族大踏步朝著復興夢想邁進,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旺盛生命力和強大引領力,,使世界社會主義在遭遇挫折后重新煥發(fā)出蓬勃的生機活力,。
【深度閱讀】
1.《改革開放簡史》,人民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版,。
2.《社會主義發(fā)展簡史》,人民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21年版,。